Carousell最新收費措施
自2012年成立以來,Carousell已在新加坡、馬來西亞及香港等地成為知名的C2C和B2C網上拍賣平台,為買賣雙方提供了便捷的電子商務空間。此次收費政策的變動,據平台聲稱,目的是讓買賣雙方享受更安全穩定的交易環境。
二手交易平台Carousell近日推出一系列新的收費措施,聲稱此舉旨在加強交易安全並改善用戶體驗。新的「平台收款功能」讓買家可使用AlipayHK、扣帳卡或信用卡等直接在平台上付款。為了增強交易保障,買家支付的款項會暫時保留,直到他們確認收到符合描述的商品後才會釋放。不過,自2024年8月1日起,若買家使用此平台收款方式,將需支付額外的4.5%手續費。
另一方面,賣家同樣面臨新的收費規定。對於每筆成功的訂單,賣家需支付總價格的4.9%,其中3.0%為付款手續費,1.9%為服務費,這些費用據稱用於支援平台的營運、行銷及客戶服務,以期為賣家提供更優質的銷售環境。然而,這些費用並不涵蓋運費或其他額外開銷。
同時,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報告,Carousell對部分賣家設有限制,若刊登商品數量超過一定限額,賣家需支付旋轉金幣(每次10至30港元不等)才能繼續刊登。這與其他免費刊登的二手平台政策形成對比,但Carousell堅稱此舉可改善平台的使用體驗。
用戶對Carousell 新收費措施存有疑慮,針對新收費措施,用家們紛紛在網上表達不滿的意見及批評:
隨著新收費措施的推出,用家們有著不同的反應:
「面交能不能免收費?在本地交易,增加收費好像有些不必要。」
「產品數量似乎少了不少,可能與新收費有關。」
「會不會更公平點,買家賣家都各收一半的手續費?」
「當年Yahoo拍賣因為收費政策搞到影響經營,Carousell會不會步後塵?」
「希望平台體諒用戶,不要過度收費。」
用家普遍認為新收費措施將加重用戶負擔,質疑此舉是否真能改善交易體驗,甚至擔憂這樣的政策會令平台流失更多用戶,影響其長遠發展。